会员新益|叶正猛:“把书读成串”——慈善公益进阶书推荐

撰文:叶正猛(杭州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顾问、浙江新湖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特聘教授)

 
“新春开笔,读书进益!”
 
应了这句过年老话,笔者作一个慈善公益进阶书推荐。
 
 
这几年,同慈善公益的年轻朋友交流,大家谈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已经阅读过慈善公益一些基础性书籍,下一步读什么书比较好?推荐书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因为,读书因人因时因事而异,谁也开不了一个通用的书目。
 
去年底,笔者翻阅了本轻松有味的新书《古籍原来这么好看》。该书“跋:两千年来谁荐书”中有一句话格外撩人——“把书读成串,社会满书香。” 
 
慈善公益进阶书的“串”是什么呢?从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之路的角度看,宫蒲光会长说:“融汇中西,适应时代。”——立足基本国情,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慈善文化的精神内涵,借鉴国外慈善事业成功经验,融合现代慈善体系特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这使笔者想起了伟人谈论如何研究党史时的一个方法:“通俗地讲,我想把它叫作‘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见《毛泽东文集》第2卷) 
 
今天,读慈善公益进阶书,也可来一个“古今中外法”?——从古代人说古代慈善、当代人说当代慈善、中国人说外国慈善、外国人说中国慈善、外国人说外国慈善等几个角度,试推介几本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书籍。期望与慈善公益年轻朋友一起,用陈云同志所说的“交换、比较、反复”的辩证法,读书成“串”。
(本文所言慈善,既指狭义慈善,亦指广义慈善,不一一注释)

 

古代人说古代慈善
 
 

 

《了凡四训》作者:(明)袁了凡

《了凡四训》,是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一本善书。该书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该书糅合了儒、道、佛三家的慈善思想,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通过对此书的阅读,我们可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感性的认识,从而一窥儒、道、佛三家之学的梗概;同时也对我们个人品格的修养大有助益。(见中华书局2016年版《了凡四训》前言)
该书第三部分“积善之方”,收集了大量古代慈善案例,分门别类展开论述,并总结了“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八个方面古代慈善辩证法,阐述了古代慈善的十大门类。“基本统摄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作为《了凡四训》的延伸阅读,推荐《中国慈善哲学概论》(作者:张耀南)。该书四章,分别收入《了凡四训》的四个部分作为开篇,依次阐述“四家(儒、道、佛和劝善书)慈善哲学”、“中国慈善哲学之命运论背景”、“中国慈善哲学五大核心价值观”、“中欧慈善哲学简要比较”。脉络清晰,资料翔实。

 

当代人说当代慈善
 
 
《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 作者:徐永光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由“理论家+实践家”所写的书。本书所描绘的“光谱图”,指明了公益和商业的亲缘关系与转化关系,甚至是同一关系——比如公益市场化和社会企业。
 
“知道”是背会的,“得到”是体会的。永光的《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属于后者。他以战略的眼光、丰富的实践、娴熟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公益界的五大关系:公益与私利,供方与求方,民办与权办,有偿与无偿,大善与小善。
 
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难事变易;无视市场经济规律,易事变难。这条规律对商业适用,对公益适用吗?这本书告诉我们:边缘生奇迹,嫁接出硕果。公益市场化可以让公益事业构成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圈。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善无痕。公益市场化,就属于大善无痕的一支有生力量:助者云集,受者珍惜,供方可持续,求方有尊严。何乐而不为?
(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版《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牛根生序言)
 
推荐给更多有缘之士,名这曰“三必读”也。一曰公益慈善界人士必读。不读此书,就不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前世今生,就不清楚公益慈善领域的时代脉搏、世界潮流。二曰商界人士、企业家必读……三曰一切向上向善,希望因为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士必读。
(《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刘东华序言)

 

《公益的元问题》作者:李小云

 

 

这本书探讨公益的元问题,公益理论经纬交错,公益实践时空穿越,公益人物现身说法。立意高端,思考深透,视野广阔,用笔捭阖。
 
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为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共同富裕的理念奠定了慈善公益的元使命。在此使命下,公益组织需要在国家主导的发展进程中与政府、市场和社会建立起协调融合的发展机制,这是中国特色慈善公益的发展方向。作者基于二十多年的公益实践,把公益慈善与人性、人情、社会关系、伦理常识和中外慈善文化融会贯通,以朴实和生动的语言诠释了一条从慈善文化到公益文明的链接路径。
 
联袂推荐人康晓光教授说:“《公益的元问题》可贵的是它的‘问题意识’——有关公益的那些根本性的、终极性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彰显了人类的本性,昭示了文明的内核,预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也许我们永远不会得到终极答案,但是不懈地思考这些问题本身就有无上的价值。”
 
书中包含许多跨界、跨文化、跨学科的思考,对慈善公益研究者、实践者以及关心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读者来说,是难得的读本。
(参阅:叶正猛《纵横正有凌云笔——李小云教授<公益的元问题>一书推介》
中国人说外国慈善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 作者:资中筠

 

 

该书全面系统地回顾、透视美国百年公益事业的历史与发展,梳理美国公益事业的历史渊源、社会背景、特点,解读其理念、社会效应,对于新世纪公益事业的趋势和变化,公益事业的思想内涵以及中国公益事业的近代历史沿革也有探讨。作者写作目的:“希望这本书能够让读者认识到国外的公益事业正在发生深刻的有长远意义的变化,带给中国的公益事业一些启发,纠正一些误区。”
 
该书初版写于2003年,以“散财之道”为书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后,此书又有两种版本行世,均有补充和更新。三个版本,三个书名,代表了作者对公益领域认识的深入。
 
在本书中,作者根据最新的考察和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公益模式正在兴起,主要是利用资本的特性,寓公益于商机,不仅授人以渔,而且要掀起一场“渔业革命”;不再视穷人为单纯的捐助对象,而是潜在的创业伙伴。毫无疑问,这种“致力于改变游戏规则的革新”的成败,将产生深远影响。
(见 2015年09月16日《 中华读书报 》)

 

外国人说中国慈善
 
 

 

《行善的艺术——晚明中国的慈善事业》 作者:(美)韩德林

 

 

本书是作者二十年来对晚明慈善事业持续研究的最重要成果。晚明时期,众多超越家庭、阶级和宗教界限的慈善团体纷纷建立,一股前所未有的慈善热潮席卷了地方社会。作者在分析杨东明、高攀龙、陈龙正、陆世仪和祁彪佳五人的善会演说记录、善会管理细则、劝善故事和日记的基础上,翔实考察了激起行善热情的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变化。传统理论认为,慈善就是对贫穷和社会动荡的一种应激反应,作者深入到晚明善行义举的各个细节,绘声绘色地描绘了笔下主人公的思想和行为。从对善会领导者道德和信仰的讨论到对粥厂和药坊日常运作的审查,从对地方社会资源的考察到对社交网络在慈善捐赠中作用的概括,加深了我们对于晚明社会阶层之界限和一般意义上慈善的看法。
 
本书对中国慈善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的研究表明,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争议的中国是否有慈善传统的话题已毫无意义,中国不仅有悠久的慈善传统,还有深厚的慈善思想。
(见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行善的艺术——晚明中国的慈善事业》封底)

 

外国慈善家说外国慈善
 
 

 

《财富的福音》 作者:(美)安德鲁·卡内基

 

 

钢铁大王卡内基是100 多年前的世界巨富,也是美国的公益事业之父。1889年6月,卡内基在《北美评论》上发表了现已成为经典之作的《财富的福音》一文,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公益事业的思想,就此奠定了20世纪美国公益事业蓬勃发展的理论基础。卡内基文章的最初标题是《财富》,文章问世后在英国引起的反响比在美国更加热烈,褒贬不一。一家英国杂志以讽刺的笔调指称卡内基提出了“财富的福音”,卡内基并不见怪,反而觉得这个题目很好,欣然采用,后来此文便以该题目流传于世。
 
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政治家、时任首相的格莱斯顿先生读到此文,高度赞赏,亲自写信给《北美评论》的编辑请求允许英国发表此文。卡内基深受鼓舞,在编辑的敦促下,再接再厉又写了续篇,题目是《慈善捐赠的最佳领域》。后来,由于社会需求强烈,卡内基将这两篇文章及其他几篇文章一起集结出版了单行本《财富的福音》一书。此书出版后,100多年来在西方一版再版,深受企业家、公益家和社会大众的好评和推崇,成为有关公益事业不能逾越的经典之作。
(京华出版社2006年版《财富的福音》译者杨会军“引言”)

 

外国实践家说外国慈善

 
 

 

《从梦想到影响:一流慈善的艺术》 作者:(美)托马斯·蒂尔尼、(美)约尔·弗莱什曼

 

 

继吉姆·科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之后,《从梦想到影响》是迅速成长的当代慈善事业的一本权威指南。

 

尽管社会公益领域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表现不佳”仍然是慈善事业的自然状态。为了让个人捐赠者和基金会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在慷慨捐赠的同时,还必须严谨而周密地思考他们希望达到的目的:他们对于“成功”的结果的定义,实现这一结果所需的条件,以及怎样让结果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好。

 

《从梦想到影响》通过吸收个人经验、对整个20世纪和21世纪慈善事业的研究、当代的采访和调查以及布里奇斯班慈善咨询公司广泛的实地工作,鼓励捐赠者围绕六个问题展开深入探索:我的价值观和信念是什么?什么是“成功”以及怎样获得成功?我应当为什么负责?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好?我应当怎样和受让人合作?我能够做到更好吗?

 

这些问题为那些希望给社会带来真正改变的捐赠者和非营利组织领导者创造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华夏出版社2014年版《从梦想到理想:一流慈善的艺术》封三)

(参阅:刘选国《如何让慈善项目产生真正的影响》

 
 

外国理论家说外国慈善

 
 

《慈善新前沿:重塑全球慈善与社会投资的新主体和新工具指南》 作者:(美)莱斯特·M·萨拉蒙

 

 

全球环境、健康、能源、贫困等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对人们创新性地寻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世界各国的慈善事业正在发生一场全新的变革,私人投资进入慈善领域已然成势,多元化主体和多样化工具不断涌现,慈善新前沿的边界持续延展。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萨拉蒙教授1994年就预见性地提出“全球结社运动”。作为在慈善领域深耕多年的国际知名专家,他敏锐地观察到慈善领域的这场新变革并于 2014 年编著本书,从全球慈善领域创新模式的角度,详细而深入地介绍了全球慈善新前沿的新主体和新工具,对全球和中国欣欣向荣的社会价值投资和新商业文明建设而言,参考价值极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衷心希望本书对中国慈善事业的从业人员和研究者,对日益增多的慈善家和社会创新家,都可以有所助益,携手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慈善新前沿:重塑全球慈善与社会投资的新主体和新工具指南》马蔚华、王振耀前言)
(参阅:《非营利组织名家萨拉蒙携新书探讨“慈善新前沿”:马蔚华评价:有争议,才有研究价值》

 

当代外国人说从古至今外国慈善

 
 
 

《捐赠:西方慈善公益文明史》 作者:罗伯特·H.伯姆纳

 

 

罗伯特·H.伯姆纳教授的《捐赠:西方慈善公益文明史》,穿越了历史,从古代到现代,探讨了各个时期人们对慈善的不同态度,是西方慈善学上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
 
第一,该书是罗伯特教授退休后一直在研究与撰写的一部作品,也是罗伯特教授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作品集罗伯特教授毕生研究之精华,是一个史家的学问达到人生的顶点时的绝唱之作。
 
第二,罗伯特教授在该书中旁征博引,从古希腊开始到近现代,收录了为数众多的慈善文献。这些文献既有正统的史实,如新闻报道、历史记录等,也有各类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更有圣经、古兰经等神学典籍。其文献量之丰富,品类之庞杂,非一般史家所能驾驭。这尽现了罗伯特教授作为一个优秀史学家考据的功力。
 
第三,罗伯特教授在考据之余,还不忘对诸多材料做出点评。书中有不少点睛之笔,使原本略显枯燥的素材增色不少。在经常的情况下,罗伯特教授略带诙谐的一句评语,在使人会心一笑的同时,还能品出素材背后的深意。这绝非普通史学家所能达致。
 
第四,罗伯特教授的这部作品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那就是慈善文学史。它是从历史文献,特别是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记述历史的。
(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捐赠:西方慈善公益文明史》译者褚蓥序)
 
另外,周秋光主编、全国12所高校联合攻关学术团队编写的《中国慈善通史》,八卷本,“聚焦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长卷”。即将面世,值得期待。这部书则是当代中国人说从古至今中国慈善。
 
有一句关于读书的话说了很久:“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笔者认为很不精确。好书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坏书是人类下行的滑滑梯,“芸芸众书”只是消耗人的时间而已。清代目录学者章学诚嗜书如命,他的名言是:“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歌德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
 
亲,您与其中几位慈善家、慈善公益理论家、实践家谈过话?

 

 
 
 
 
 
 
精彩回顾
FOLLOW US

| 叶正猛:慈善 or 公益:戏说、趣说与正说

叶正猛:公益金融要着力于金融工具的利用

| 员工公益不仅有创新项目,也是阿里ESG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基会会员的阿里巴巴公益榜观后感悟

| 叶正猛:研探传统慈善文化的三个视角

 
 
 

 

— END —

 

 

杭州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的会员伙伴们在发展的道路上,新的感悟与思考、新的探索层出不穷,创新实践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为了展示会员们的最新项目动态、全新观点、思想感悟,激发创益的火花,产生更多思想碰撞,杭基会开启全新栏目【会员新益】。

 

期待会员们积极投稿,分享更多项目动态、创新观点、热点议题探讨……

 

留言或邮件投稿:HZPA1215@163.com

 

 

 

 

杭基会是由杭州地区致力于推动基金会行业发展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和个人自愿结成的联合型、枢纽型社会团体,是继深圳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后,国内第二个专门针对区域基金会行业的联合性组织。

 

杭基会由杭州市慈善总会、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浙江都快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浙江正泰公益基金会、浙江嘉行慈善基金会、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浙江锦江公益基金会、浙江传化慈善基金会、杭州青荷公益基金会、杭州市德信蓝助学基金会、杭州诸商慈善基金会等14家基金会和媒体共同发起。目前有会员74名,包含36家基金会、14家慈善会系统、以及媒体、学界、金融、法律、文艺、企业等领域代表。

 

杭基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推动杭州市公益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有关依法成立慈善行业组织的规定,促进基金会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健全基金会行业运作规范,加强对基金会行业的服务,提升基金会行业专业水平和社会公信力。

 

 

创建时间:202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