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公益 | 互联网筹款狂欢节这些年,我们都有了哪些冷静思考?

2015年以来,互联网公益一路高歌。
阿里95公益周、腾讯99公益日、抖音DOU爱公益日等各大公益平台活动汇集9月,各公募机构也陆续开启了一系列的公益筹款“狂欢”活动。
作为互联网公益平台建设的佼佼者,阿里公益与腾讯公益今年对互联网筹款规则都做了一定的调整。
阿里公益在“公益宝贝”的基础上又新开通了非交易流程下的捐赠参与方式,为优质公益项目开通直捐:无论是品牌还是个人,都可以通过直捐会场的链接,一键向选中的公益项目捐款。同时今年“公益宝贝”的遴选规则也做了调整,由大家自主报名,从中选取优秀的100个项目,大大降低了参与门槛。
腾讯公益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公益呈现的方式更加多元丰富,同时在1亿元非限定性激励金的分配上也做出了调整,其中5500万元用于全年日常资助,4500元用于99公益日周期内的非限定性资助资金,激励机制向全年日常资助倾斜。
面对不断变化的互联网筹款规则,参与其中的公募基金会有什么新思考?杭基会首期“众说公益”邀请会员单位中的三家公募基金会——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杭州嘉互助学基金会,聊聊这些年从互联网募捐中获得的新感悟。
01
注重回归项目的本质和社会的需求
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副秘书长 张馨之

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今年是第9年参加以腾讯“99公益日”为代表的互联网筹款,副秘书长张馨之说:“参与互联网筹款,处于不同的阶段目标也会不同,在之前我们更加注重知名度与筹款量提升,但随着基金会的不断成熟,我们近几年也更加注重回归项目的本质、社会的根本需求以及项目的良性化运作。
张馨之说,一个真正的公益项目,其生命周期是完整的,这两年,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慢慢地尝试做一些调整,更多关注项目的日常化运营,不仅仅只是“筹款”这一个环节,还包括平时的资源发动和执行。“我们最近不断地想去培养社会组织的自我造血能力,将筹款能力作为筛选的一项标准。”
对于互联网筹款规则的变化与趋势,张馨之认为,大众对于互联网捐赠的新鲜感正在慢慢褪去,加上一些对于慈善项目的认知舆情方面的影响,大众捐赠的整体热情度也有所下降。”因此作为一家公募机构,我们更应该在公信力背书、项目品牌化建设以及项目创新等方面做出努力。”
02
抓住属于基金会自己的筹款时间节点
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合作与发展部运营专家 丛从

今年,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除了参加腾讯、阿里的公益活动外,还参与了抖音、哔哩哔哩平台的公益活动,希望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推动品牌项目的传播与筹资。
基金会合作与发展部运营专家丛从说:“不同平台的公益活动中,有我们擅长的地方,像腾讯公益,我们参加过很多年,对它的整体流程比较熟悉;也有我们比较生疏的领域,像抖音或B站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对于他们的规则我们也在不断地磨合当中,虽然目前的效果没有腾讯或阿里公益那么好,但这也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
随着互联网公益的日渐壮大,参与互联网筹款的组织体量增加,不少基金会表示筹款越来越难。丛从认为,从2021年开始,腾讯有很多的专场配捐活动都更偏向于把公益的行为日常化,而不仅仅是在公益高峰期。比如说各个基金会有自己努力的运营节点,那么资源的竞争就不会那么强,同时也能够带动更多的公众多样化地参与。
“比如微笑明天唇腭裂项目,就一直在做自己的节点——5月8日世界微笑日,我们每年在这一天会做大型的推广,让更多的公众知道这个项目,为他们提供支持。”丛从说,“除了找到节点外,各大公益机构也要做一些创新性改变,以创新破解局面。比如说前几年有一个小朋友画廊,捐一元就可以得到一幅画,其实很多公众可能最开始没有想要捐赠,但当大家看到这个画确实非常可爱,一块钱也不贵,大家就参与进来了,效果非常好。”
03
把互联网筹款作为新兴基金会的展示舞台
杭州嘉互助学基金会执行理事长 陈嘉轶

杭州嘉互助学基金会在2021年取得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今年,他们全程参与了以99公益日为主的互联网筹款。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陈嘉轶说:“对于我们这样刚起步不久的小型基金会,互联网筹款是展示自己的好机会。腾讯、阿里、抖音各大公益平台都是我们今年的发力点,筹款的数据也很乐观,在全年同类的活动中已经是峰值状态。”
陈嘉轶认为,目前互联网筹款是“一团火”向“满天星”的转变,公益行业现在都在推崇常态化、公众化,光靠那“一团火”是不够的,要让更多的社会大众拥有参与感。“腾讯公益小红花便是很好的体现,可以带动全民随时随地进行募捐,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次腾讯公益日增加了8600万新用户,这个数据一定是成千上万个公益组织共同努力的结果。”
今年嘉互助学基金会在其他的资源撬动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除了通过互联网平台本身的流量跟资源支持之外,我们还去动员了我们的捐赠人,尝试了一些新玩法,比如说通过企业的加倍金去实现对我们新老伙伴的动员,让他们也共同参与进来。同时线下我们也组织了摆摊义卖筹款的形式,呼吁更多的人参与。”

杭基会是由杭州地区致力于推动基金会行业发展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和个人自愿结成的联合型、枢纽型社会团体,是继深圳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后,国内第二个专门针对区域基金会行业的联合性组织。
杭基会由杭州市慈善总会、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浙江都快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浙江正泰公益基金会、浙江嘉行慈善基金会、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浙江锦江公益基金会、浙江传化慈善基金会、杭州青荷公益基金会、杭州市德信蓝助学基金会、杭州诸商慈善基金会等14家基金会和媒体共同发起。目前有会员74名,包含36家基金会、14家慈善会系统、以及媒体、学界、金融、法律、文艺、企业等领域代表。
杭基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推动杭州市公益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有关依法成立慈善行业组织的规定,促进基金会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健全基金会行业运作规范,加强对基金会行业的服务,提升基金会行业专业水平和社会公信力。
文 / 闫依
图 / 丁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