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基会参访杭州市民政局基层政权与社区治理处(社会工作处),探讨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的融合发展 | 互访互学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提到了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这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和公益慈善事业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对一些共同的发展困境,未来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应该如何进一步融合发展,才能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的成长进步?
为探索公益慈善慈善与社会工作的融合发展,2023年4月11日,杭州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会长吴伟、执行会长姜贤正、副秘书长李烨池一行,拜访杭州市民政局基层政权与社区治理处(社会工作处),和处长吴强、二级调研员吴文萍、上城区民政局社区治理科科长卢忠明、拱墅区民政局社区治理科毛林欣,以及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杭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彭何芬,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讲师、国家首批高级社会工作师王学梦,杭州社会工作高层次人才团秘书胡天翼和杭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专职负责人胡安琪交流。
杭基会会长、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吴伟介绍了杭基会的成立历程与主要工作目标。无论是微笑明天还是杭基会的重要使命,都是要建立更高更大的平台,以国际化的视野推动基金会行业的发展。凝聚社会组织的力量,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当中去。
杭基会执行会长、都市快报副总编辑姜贤正认为要借助社会的力量来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深度挖掘优秀的社工故事并做好宣传工作,扩大社会工作者的影响力,让他们获得自我满足感、幸福感及荣誉感,让更多人愿意关注并参与进来,发展具有浙江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
杭州市民政局基层政权与社区治理处(社会工作处)处长吴强介绍,“五社联动”机制形成后,公益慈善工作需要进一步下沉到社区、乡村。目前杭州全市共有持证社工2.7万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已全面覆盖。但仍存在着社会认知不足、发展不平衡、资源链接能力不够等问题,希望下一步能加强人才培训、机构建设,使得社工站的运行能规范化、品牌化。
杭州市民政局基层政权与社区治理处(社会工作处)二级调研员吴文萍介绍了社会工作处里的基本工作情况以及目前碰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目前杭州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给予社会工作师发挥作用的空间,但是还未实现资金可持续,社会工作师的能力水平还有待提升,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
杭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彭何芬分享了慈善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价值和可能。社会工作是慈善科学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让社会大众关心、支持并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来,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
>>>左滑查看更多发言照片
上城区民政局社区治理科科长卢忠明、拱墅区民政局基层政权与社区治理科毛林欣、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讲师王学梦、杭州社会工作高层次人才团秘书胡天翼和杭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专职负责人胡安琪分别介绍了各自机构的情况,大家还围绕社工机构发展痛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社会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 END -
杭基会是由杭州地区致力于推动基金会行业发展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和个人自愿结成的联合型、枢纽型社会团体,是继深圳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后,国内第二个专门针对区域基金会行业的联合性组织。
杭基会由杭州市慈善总会、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浙江都快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浙江正泰公益基金会、浙江海亮慈善基金会、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浙江锦江公益基金会、浙江传化慈善基金会、杭州青荷公益基金会、杭州市德信蓝助学基金会、杭州诸商慈善基金会等14家基金会和媒体共同发起。目前有会员74名,包含36家基金会、14家慈善会系统、以及媒体、学界、金融、法律、文艺、企业等领域代表。
杭基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推动杭州市公益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有关依法成立慈善行业组织的规定,促进基金会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健全基金会行业运作规范,加强对基金会行业的服务,提升基金会行业专业水平和社会公信力。